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

2025-05-06 作者:润滑油情报网   来源:润滑油情报

摘要:五一假期期间,国际油价出现大幅跳水,布伦特、WTI原油指数一度双双跌破60美元大关。
\
 
五一假期期间,国际油价出现大幅跳水,布伦特、WTI原油指数一度双双跌破60美元大关。

据油价网数据,5月4日晚7点,布伦特原油价格为58.88美元,WTI原油价格为55.83美元。假期结束后,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反弹。

此次原油价格大跌并非偶然。五一假期(5月1日-5日),WTI原油累计下跌4.1%,布伦特原油下跌3.6%,延续了4月下旬以来的跌势。

油价下跌背后还有着复杂的供需因素。从供应端来看,多个产油国增产动作频繁。

5月3日,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等8个产油国代表举行线上会议,决定 6月增产41.1万桶/日,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加快增产步伐。自今年3月起,这8国就决定逐步增加石油产量。此前,他们在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减产多次延期至2025年3月底。此次增产是继4月、5月之后的连续三个月增产,三个月累计增产幅度达96万桶/日,相当于2023年自愿减产规模的44%。

此外,部分欧佩克+成员国还存在长期超额增产情况,如哈萨克斯坦。消息人士称,如果成员国的配额遵守情况没有改善,欧佩克及其盟友可能在7—10月大幅增加供应。除了欧佩克+成员,美国页岩油产量维持高位,巴西、圭亚那等非OPEC国家增产预期也很强烈。

需求端却不容乐观,消费预期陷入增长瓶颈,复苏缓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均低于此前预测值。

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美国,其一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收缩0.3%,消费者支出增速创2023年以来新低(1.8%)。虽然从EIA周度数据看,近几周美国汽油消费表现好于去年,带动了炼油毛利反弹,但中国市场原油加工量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柴油消费大幅下滑,新能源销售高增长对成品油消费形成明显替代。

供应端的强烈增产预期与需求端的消费前景不佳,导致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局面恶化。

欧佩克+加速提升产量的决定,让油价再次触及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带来的年内低点,并从供需两侧冲击油价,引发国际原油价格大跌。

油价大跌后,华尔街各大投行纷纷下调油价预测。

高盛集团预计布伦特原油2025年均价为60美元/桶,2026年为56美元/桶;WTI分别为56美元和52美元,均低于此前预期。摩根大通将2025年WTI油价预测下调至62美元/桶,2026年WTI预测调至54美元/桶。摩根士丹利下调幅度更大,ING Groep也下调了油价展望。摩根士丹利预计,今年下半年原油日供应过剩量将达到110万桶,2025年原油市场面临供应过剩风险。

国际原油市场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但供应端增产趋势若延续,需求端难以快速提振,油价或持续承压。

相关文章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