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麦肯兹预警:2035 年全球炼油产能超 1/5 或面临关停

2025-04-27   来源:润滑油情报网

摘要:伍德麦肯兹报告:2035 年全球超 1/5 炼油产能面临关闭风险
 \

近日,能源咨询权威机构伍德麦肯兹发布《全球炼厂关闭威胁分析》报告,为全球炼油行业敲响警钟。经对 420 家主要炼厂评估,报告显示,到 2035 年,101 家炼厂将陷入关闭风险,涉及日产能 1840 万桶,占全球炼油总产能 21%,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危机。
 
多重因素施压,行业危机四伏
 
石油需求达峰、碳成本飙升与炼化一体化缺失,成为威胁炼厂生存的核心因素。分析师马克・威廉姆斯指出,尽管 2025 - 2030 年炼油利润率或保持稳定,但石油需求预计在 2030 年见顶后,行业压力将急剧增加,超五分之一的炼油产能或面临重组、关闭。
 
业务结构与所有权,左右炼厂命运
 
炼化一体优势显著,独立炼厂危机重重
 
业务结构决定炼厂抗风险能力。数据显示,炼化一体化炼厂平均利润率较普通炼厂高 20% - 30%。其优势源于化工品需求稳定增长、产业链协同提升原料利用率、产品多元对冲价格风险。反观独立中小型炼厂,因未形成协同效应,占风险名单 71%,普遍存在装置规模小、加工深度浅、经营单一等问题。法国 Grandpuits 炼厂因碳成本过高,已于 2023 年底转型生物燃料工厂;德国 Bayernoil 炼厂也因碳成本占比超 35%,计划投入 3 亿欧元进行低碳化改造。
 
所有权差异下的生存现状
 
炼厂所有权结构同样影响其发展。国家石油公司旗下炼厂虽享有政策优势,如印度石油公司 2023 年获 15 亿美元补贴维持运营,但能耗与人工成本偏高,市场化转型压力大。国际油气巨头通过资产优化策略保持竞争力,如壳牌出售德国业务、埃克森美孚聚焦优势基地。而独立炼油运营商处境艰难,美国 PBF 能源公司因环保成本过高关闭新泽西州炼厂,行业负债率攀升,市场份额预计将大幅下降。
 
碳成本重塑竞争格局,区域差异明显
 
碳成本上涨深刻改变行业竞争态势。欧盟碳价突破 90 欧元 / 吨,欧洲炼厂加工每桶原油需承担 13 - 15 美元碳成本,占总加工成本超 20%。欧洲企业通过低碳改造、生物燃料转型、碳交易对冲等策略应对。不同地区碳政策差异,使中东地区凭借弱碳约束增强竞争力,沙特阿美 Jafurah 气田项目碳强度低于行业均值 30%。同时,“低碳油品” 等新模式兴起,北欧炼厂实现产品溢价销售。
 
从区域看,欧洲作为能源转型前沿,炼油行业压力最大。2023 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 25%,致使汽柴油需求下滑,叠加碳价暴涨,预计到 2035 年将有 40 - 50 家炼厂关闭。法、德、意等国正通过设立转型基金、加强区域合作应对。亚太与北美地区呈现分化,印度计划扩产,日本、澳大利亚老旧炼厂承压;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炼厂具成本优势,内陆中小炼厂面临关停;加拿大因严格碳政策,已有 3 家炼厂宣布年内关闭。非洲风险炼厂占比近半,设备老化严重。中东则大力发展炼化一体化,未来 5 年预计新增 150 万桶 / 日产能。
 
伍德麦肯兹指出,全球炼油行业即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对于企业而言,需从优化资产、推进炼化一体、降低碳强度、拓展新能源、加强数字化等方面主动转型,才能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