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引中方反制,能源化工品市场受波及

2025-04-09   来源:润滑油情报网

摘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行政命令,正式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此举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行政命令,正式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此举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根据该政策,美国将对贸易伙伴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特定贸易伙伴施加更高税率。其中,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而针对特定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此次政策对亚洲地区国家影响尤为显著,中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的关税税率分别达到34%、49%、46%和44%。若将此前对中国征收的20%关税计算在内,部分中国商品的实际税率可能高达54%,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

 
面对美国的新关税政策,中国迅速作出反应。4月4日,中方接连表态并发布反制行动,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以及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在能源化工品领域,中方的反制措施同样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4年数据显示,中美石化贸易呈现“双向收缩”特征。尽管中国对美国石化产品出口金额增长5.8%,达243.8亿美元,但占全球出口比例从6.7%降至6.4%,显示美国市场重要性逐步降低。进口方面,中国从美国进口石化产品金额微降0.2%,至398.4亿美元,贸易逆差收窄至154.6亿美元。然而,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仍对石化产业构成直接冲击。中国出口美国的石化产品以塑料、橡胶、有机化学品为主,这些产品对价格敏感度高,对等关税导致中国化工品在美市场的价格优势大幅削弱,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构成显著打击。4月3日,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石化产品相关期货品种悉数走弱。

 
具体到能源化工品,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化工品主要集中在乙烷、丙烷、聚乙烯、乙二醇、EVA、天然气及原油等领域。其中,乙烷和丙烷及其衍生品的影响尤为突出。2024年中国乙烷进口量553万吨,几乎全部来自美国,约占美国乙烷出口量的46%。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可能导致乙烷的进口成本增加或乙烷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乙烷下游衍生品(乙烯、PE、乙二醇、EVA等)生产成本提高或供应的收缩。丙烷方面,2024年中国丙烷进口量约2932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4%,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可能导致丙烷的进口成本增加或丙烷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丙烷下游衍生品(丙烯、PP、PO、丙烯酸等)生产成本提高或供应的收缩。

 
在原油和天然气方面,由于年初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已采取反制措施。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进口美国原油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关税。关税政策出台后,中国进口美国的原油和天然气成本增加,导致2月份自美进口量下降明显。然而,整体来看,因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比重不大,且通过多元化能源进口策略,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对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影响有限。

 
芳烃及其他化工品方面,因芳烃如PX和纯苯等及其他化工品自美国进口量较少,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对这类化工品的进口影响较小。

 
总结来看,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可能导致乙烷及其下游衍生品(PE和乙二醇)和丙烷进口成本增加或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国内以乙烷和丙烷为原料的下游衍生品(乙烯、PE、乙二醇、EVA、丙烯、PP、PO、丙烯酸等)生产成本提高或供应的收缩;对原油、天然气及芳烃的进口影响有限。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不仅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也对能源化工品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中美双方如何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关文章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