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石油巨头联手打造东南亚能源新巨头
2025-03-19 来源:润滑油情报网
摘要: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集团(Eni)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也加入了这一合作大潮,宣布成立合资控股公司,共同开发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上游能源资产。

近年来,全球石油巨头之间的“抱团”合作似乎已成为行业常态。从去年12月壳牌与挪威国油合并英国油气资产,到英国石油与日本捷热能源携手海上风电业务,再到近期传出的BP与壳牌合并传闻,一系列合作动向不断引发业界关注。如今,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集团(Eni)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也加入了这一合作大潮,宣布成立合资控股公司,共同开发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上游能源资产。
近日,埃尼集团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发布了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已签署一项独家谅解备忘录,旨在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根据公告,这家合资企业将专注于投资新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并制定一项全面的商业计划,以抓住勘探、开发和潜在投资组合增长的未来机遇。这一合作不仅涵盖了约30亿桶石油当量的已探明储量,更包含了高达100亿桶的潜在勘探空间,被视为东南亚能源市场近十年来最具颠覆性的布局。
新建的合资企业将拥有庞大的资源基础,其探明储量和潜在勘探空间均令人瞩目。两家公司计划通过这一合作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创造重要的增长机会,并期望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参与者。中期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50万桶油当量/天的产量,这将显著提升双方在东南亚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合资企业的合作重点将放在马来盆地和东纳土纳盆地这两大关键区域,覆盖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潜在资源量达100亿桶油当量。开发重点将聚焦于深水天然气田的开发以及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首批项目可能包括印尼的Merakes East气田及马来西亚的Block SK 408,这些项目将充分展示双方在深水勘探和区域开发方面的实力。
这一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跨国石油公司(IOC)与国家石油公司(NOC)之间的竞争关系,而是通过资产置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埃尼集团将提供其行业领先的深水勘探技术,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则将贡献其丰富的区域开发经验和基础设施网络。这种“技术+本土化”的双轮驱动模式被视为合作成功的关键。
知名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亚太区企业研究副总裁Andrew Harwood表示,埃尼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资企业将创造一个新的东南亚“巨头”。他认为,这个拟议中的合资企业比业界预期的更具创新性,范围也更广。新实体将受益于埃尼集团的勘探能力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地区影响力,在东南亚能源格局中成为一个强大的参与者。
除了打造东南亚能源巨头的战略目标外,这一合作还瞄准了天然气黄金窗口期的战略卡位。尽管当前各大石油巨头在能源转型的步伐上有所回撤,加大了对传统油气资源的资本支出,但全球能源转型仍是行业的长期共识,而天然气被视为关键的过渡燃料。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前,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保持年均1.7%的增长,其中亚太地区增速将达3.2%,东南亚是主要增量市场之一。然而,东南亚国家一次能源消费中天然气的占比虽然较高,但本土产量却逐年下滑,印尼已从净出口国转为进口国。此外,欧盟碳关税的实施也倒逼亚洲制造业加速脱碳,液化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的替代需求激增。
在此背景下,埃尼集团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两大巨头成立合资公司将有助于推动东南亚天然气产量在2030年前增加50%,降低区域LNG进口依存度。对于埃尼集团而言,这一合作将进一步优化其资产结构,聚焦海上勘探和天然气资产;而对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来说,则有望通过引入国际资本和技术突破国内投资和技术瓶颈,提高其LNG年产能和贸易话语权。
纵观全局,埃尼集团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联姻绝非简单的资源拼盘,而是一场面向后油气时代的精密布局。在能源安全、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三重约束下,这种“跨国资本+本土网络+低碳技术”的合作范式或将成为全球上游领域的主流模式。此外,此次合作还可能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泰国PTTEP、越南PVN等区域国家石油公司加速引入国际合作伙伴,掀起新一轮的资源整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