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陷入减产困局:4月决策关乎油价稳定与市场控制
2025-02-26 来源:润滑油情报网
摘要: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多个非欧佩克产油国)正面临一场关乎油价稳定与市场控制权的艰难战略博弈。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多个非欧佩克产油国)正面临一场关乎油价稳定与市场控制权的艰难战略博弈。核心议题在于,是否应在4月解除自2023年11月起实施的220万桶/日减产计划,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石油市场。
自减产计划实施以来,由于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和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该计划已被五次延长。然而,进入2024年4月,市场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尤其是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紧张关系,拖累了石油需求的增长预期。这使得OPEC+在是否解除减产上面临严峻挑战。
外部压力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对沙特阿拉伯等OPEC+核心成员施压,要求降低油价。同时,美国与俄罗斯的潜在合作,如乌克兰停火和放松对俄石油制裁,也进一步加剧了OPEC+的外部压力。
内部矛盾同样不容忽视。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伊拉克和阿联酋等国因产能提升或经济需求,难以严格遵守减产协议。例如,哈萨克斯坦巨型油田Tengiz的扩建项目提前达到预定产量,使其不得不大幅加深减产,从而损失急需的收入。尼日利亚和伊拉克的产量也在增加,而阿联酋则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产能。
OPEC+通过减产维持了油价在70-100美元/桶的稳定区间,但其市场份额却正被非OPEC国家侵蚀。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圭亚那等国的产量增长,尤其是美国二叠纪页岩油田的崛起,对OPEC+的全球影响力构成了挑战。
更严峻的是,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超过需求增速,可能导致库存增加和油价下跌。如果OPEC+继续推迟解除减产,其闲置产能虽能为市场提供缓冲,但也可能进一步削弱其信誉和市场控制力。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长160万桶/日。
面对这一困局,OPEC+正陷入两难选择。继续推迟解除减产可能激怒美国并加剧内部矛盾,而提前解除减产则可能导致油价下跌,进一步损害其市场份额和信誉。无论选择哪条路,OPEC+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这一“减产困局”不仅考验着OPEC+的战略智慧,也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格局。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OPEC+需要更加灵活和前瞻性的战略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