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已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
在汽车行业,2025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已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这些曾经被视为行业远景规划的目标,如今已逐一变为现实。面对这一历史性时刻,汽车行业的新动向与新变化备受瞩目。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已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而到了2025年,车市销量有望进一步攀升,预计将达到3300万辆,同比增长约4%。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约1600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将突破50%,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更将达到60%。
在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的贸易出口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预计2025年全年出口量可达到650万辆,尽管在高基数和种种限制因素的影响下,出口增长率将下滑至10%左右,但这一成绩依然令人瞩目。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带动了乘用车销量的增长,还有利于推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升级。预计这一政策将在2025年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在市场竞争方面,汽车行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席卷车市的“价格战”让众多车企、经销商和零部件企业苦不堪言。尽管中央提出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号召,但“价格战”在短期内似乎仍难以平息。不过,伴随产业结构变革的加速调整,部分新能源车企已稳步迈过盈亏线,实现了盈利。
在头部企业的引领下,市场竞争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头部企业将寻求良性的经营模式以保持正常的现金流周转,由价格单因素驱动的增长模式逐步转换为产品力和价格的双驱动增长模式。“价格战”逐渐转变为“技术战”和“品牌战”。而尾部企业则仍以存续为首要目标,利用价格优势换取市场份额,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对于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迟缓的合资车企而言,2025年无疑是一大危机。传统动力汽车销量的下滑和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这一挑战,合资车企需要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依托中国供应链发展。部分合资车企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需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全面拥抱本土整车和供应商合作伙伴,积极融入中国本土产业生态。
新势力车企的淘汰赛同样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部分新势力头部车企取得了亮眼成绩,而一些尾部品牌则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大胆预测,2025年将加速淘汰,80%中国品牌和90%新势力品牌会走向关停并转。新势力车企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服务、管理、资本等各方面能力,才能成为留在“牌桌”上的强者。
在技术路线方面,增程赛道日益拥挤,混动或将成为超越纯电的重要力量。2024年,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销量迅速增长,占比已超过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0%。预计2025年,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混动汽车的销量将超过纯电动汽车。氢燃料车同样受到政策护航,力争在2025年实现5万辆的保有量目标。尽管面临成本、效率等问题,但氢燃料商用车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综上所述,2025年的汽车行业将呈现出整体增长、市场竞争分化、技术路线多元等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车企需要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