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变化反映出我国产业重心正向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领域转移,新能源和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风光”等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特别是光伏企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成功打入全球市场,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变化反映出我国产业重心正向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领域转移,新能源和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9月11日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下简称“榜单”)。据了解,2024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营收110.07万亿元,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较上年增长1.58%;入围门槛为473.81亿元,提高3.83亿元;资产总额为428.86万亿元,增长7.28%。
榜单显示,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企业齐头并进。其中,国家电网以近4万亿元营收位居榜首,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列榜单第2位和第3位;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企业入围数量显著增加。
传统能源仍占重要地位
根据今年榜单,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华电、中国能建、中核集团等央企进入前100强。山东能源集团作为地方国资企业,排名第23位,营收在地方能源企业中遥遥领先。此外,黑色冶金、一般有色、石化及炼焦、房屋建筑、煤炭采掘及采选业是“中国企业500强”占比最高的行业。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审所研究员张佳颖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观察今年榜单可以看出,能源央企继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肩前行的景象。一方面,国有企业仍扮演着关键角色,占据榜单前10位。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14家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其中73.7%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汽车、互联网等行业中竞争力明显提升。”张佳颖补充说,以比亚迪、宁德时代、吉利公司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链企业带动中国电动汽车走向国际市场。“宁德时代作为民营企业,今年排名从去年的85位上升至今年的67位。”
能源结构优化持续提速
“今年榜单中,新能源类企业数量显著增加。这体现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地位正在逐步提升。”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过去,此类榜单中,能源行业主要由石油、煤炭等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占据,但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特别是国内光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成功打入全球市场,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基于此,顺利入选是自然而然的事。”彭澎称。
“这同时也揭示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彭澎指出,过去房地产企业占据榜单重要位置,许多此类企业曾一度名列其中。然而,随着时代变革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房地产企业开始陆续退出500强榜单。“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产业重心正向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领域转移,新能源和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榜单显示,通威集团作为全球水产、光伏行业唯一代表,位列121位,较去年上升8位;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列129位,较去年前进8位,创近年来该公司在此项榜单中的最高排名;协鑫集团位列第146位,较去年提升3位,在细分榜单排名中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25位;晶科能源位列第219位,较去年前进10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位列298名。
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方面,我国光伏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碳足迹减少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家庭屋顶和工业园区的光伏项目,实现能源供应的本地化和多元化,减少电力传输损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榜单透露出,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企业入围数量达到31家,过去5年增加了18家。
一方面,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24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81万亿元,同口径增长14.89%,研发强度创下1.90%的新高。另一方面,创新成果产出水平继续提升,2024中国企业500强持有有效专利总数202.97万件,比上年增加14.44万件,增长了7.66%。其中持有发明专利88.96万件,比上年增长19.67%。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的43.83%,比上年提高了4.40个百分点,专利质量提升。
谈到技术创新,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高端制造的发展也将依赖于前沿技术突破。“以光伏行业为例,我国光伏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光伏组件的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由中国企业推动发展,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性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新型储能产业在政策机制和市场驱动下,我国逐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在产业规模、生产效率、供应链安全韧性等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培育了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亿伟锂能、科华数能、南都电源、智光储能、海辰储能、欣旺达等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新型储能作为多样化技术路线、多元化应用场景以及跨领域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与战略博弈的焦点。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产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龙头企业需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充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供应链,保证产业体系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提质降本,为我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