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计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结构相较2023年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不同油品进口价差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为地方炼厂缓解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自2022年地缘问题开始后,全球原油贸易格局重塑,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也发生变化,中东地区原油进口占比下降,且不同地区间进口均价的价差显著扩大。
2023年中东地区原油进口占比下降。从2023年1-9月的数据来看,我国原油前十大进口来源地依次为欧洲某国、沙特、伊拉克、马来西亚、阿联酋、阿曼、巴西、安哥拉、科威特、美国。其中,中东国家占比为44.9%,相较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了3.2和6.1个百分点,尤其相较2022年降幅显著。此外,沙特曾多年位居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第一的位置,但今年占比降幅明显,相较于往年17%左右的比例降至15.7%。与此同时,欧洲某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占比快速提升。
中东原油进口比例的下降和其出口价格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比2021年和2023年同期原油进口均价,可以发现不同来源地进口均价的价差显著扩大,其中中东原油价格偏高。
2021年从不同来源进口的原油均价都在65美元/桶左右,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价差不超过4美元。但2022年开始,不同来源地的原油进口价格差距已有扩大迹象,到2023年进口原油中最低价仍为马来西亚原油,最高价为阿曼原油,两者价差扩大至16.0美元。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全球贸易流向变化冲击基准价价差和不同油品的特性及供需关系存在差异来拆解。
全球贸易流向的新格局冲击三大基准油品之间的价差。2022年地缘问题打破以前的原油贸易格局,6月欧美对欧洲某国能源管制措施落地后,加剧了欧洲局部原油短缺,使得布伦特大幅溢价,Brent/WTI价差和Brent/迪拜价差均出现异动。之后欧洲地区逐渐增加了从北美、中东和非洲等地采购原油,2023年从北美、中东到欧洲的原油海运发运量显著高于往年,甚至多次创下新高。同时,亚洲原本就是中东原油的最大买家,美国炼厂也对中东的中质含硫原油一直存在进口需求。近一年来更多欧洲买家加入,使得中东原油需求量显著增加。从下图近三年的两大价差走势也可以看出,今年以来3月以来Brent/迪拜价差经常低于我们测算的1美元均值区间下限,显示出中东原油基本面更强。
不同油品的特性及供需关系存在差异,也影响其价格水平。一般来说,越重、含硫越高的油品价格越低,更轻、含硫更低的油品价格越高。今年1-9月布伦特Dtd均价82.09美元/桶,以此作为基准可发现欧洲某国原油和马来西亚混合原油的进口均价明显偏低,也因此一直受到地方炼厂青睐。另一方面,今年阿联酋和阿曼原油价格显著走高的原因,可能在于阿联酋和阿曼原油出口以中质含硫原油为主,可用于加工生产中间馏分油。考虑到美国炼厂以加工中东、加拿大等地的重油为主,且欧洲成品油需求结构中柴油占主导地位,重油供需基本面偏紧,推升了中东地区出口的重油价格,这也使得今年以来中东油品在我国地炼加工原料中的比重快速下降。
【结语】全球原油贸易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原本的地区间供需关系错位形式需要重新寻找动态平衡点,也使得不同油品的价格差异扩大。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原油进口到货成本占据炼厂加工成本超过80%,原油价格的波动、不同油品升贴水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炼厂的利润,近两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地方炼厂把握部分油品低价的窗口期,提升炼油利润空间。当前来看,全球原油贸易格局重塑的趋势不可逆,预计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结构相较2023年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不同油品进口价差的存在也将为地方炼厂继续提供一定的利润空间。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