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缺口超1亿吨!炼油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2023-09-04   来源:润滑油情报 网友评论 0

摘要:“双碳”政策为炼油工业确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而“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品油缺口超过1亿吨为炼油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炼油企业应聚焦未来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做到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今年是“十四五”关键的一年,化工行业对于“五年顶层设计”的完成程度,对整个化工“十四五”目标是否能完成都有较大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已经在诸多领域中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指导要求,特别是在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这意味着,我国油品及炼油副产品将面临产能的天花板,倒逼行业加快产能结构调整步伐。
 
\

目前来看,中国化工及相关政策对炼油工业基本保持限制发展的态度,从严控产能到淘汰中小炼油装置,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化工品比例等措施,都在驱动炼油工业的结构性转变步伐。整体来看,炼油政策对炼化工业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政策要求传统炼油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中小企业、加快转型步伐,要求到2030年炼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提高产能利用率,淘汰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落后产能,将会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针对小规模独立炼厂开展。二,政策对拥有高科技、新材料、精细化工的企业从项目投资、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等各个方向给予补贴与奖励,帮助相关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抢占科技制高点。
 
“双碳”政策已经为炼油工业确定了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炼油工业的改革迫在眉睫。对于未来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可能有以下几点:
 
淘汰落后炼化产能
 
据统计,2022-2025年中国将会有8套炼油装置计划投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新增规模达1.1亿吨,如果目前在建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部正常投产,届时,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会接近11亿吨/年,比《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的10亿吨/年,超额1亿吨/年。10亿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是一个“硬指标”,但是拟在建项目均为国家正常审批项目,不可能取消或缩减规模。因此,对小规模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可能将成为我国炼油产能达标的主要方式。
 
炼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大型炼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化工原料需求增量明显,液化石油气、石脑油、乙烷等在内的化工用油逐步取代汽、煤、柴油,成为原油需求的主要增长点。预计到2025年,油品需求基本达峰,原油将更大比例应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炼化企业的油转化工将进一步深化,包括恒力石化、东方盛虹等龙头企业在内的民营大炼化板块,开始由石油炼化、轻烃裂解等领域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方向延伸,重点发展可降解塑料、充电桩材料、光伏胶膜树脂材料等产品。
 
炼化产业向中西部及海外转移
 
“十四五”期间,中西部成为新的制造业增长极,东南部传统制造业梯次向中西部转移,拉动当地对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增速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远高于全国平均。其中,中西部天然气消费将增长244亿立方米,占全国增量的18.8%;成品油消费量增长850万吨,占全国增量的20.3%;乙烯消费量增长230万吨,占全国增量的12.1%。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贸易往来持续扩大,将拉动基础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预计到2025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将达2.5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期上升70%;到2025年,“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品油缺口超过1亿吨,合成材料缺口达2600万吨。
 
“十四五”期间,我国炼化企业“危”与“机”并存,既面临着转型升级带来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巨大压力,又存在着发展高端新材料、绿色石化产品、生物能源、氢能、CCUS等产业的机遇。目前很多龙头及标杆炼化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尽可能降低油品产出比例,提高化工品的生产量。这算是目前比较“明确”的发展路线,不过其中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的选择需要一些眼光跟运气。(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将本文分享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通行证: 密 码: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