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地制宜推广甲醇汽车,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多元化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更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日前,吉利第四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在贵阳交付上市,这是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同时,吉利还向贵阳交付了一批正向研发的远程甲醇重卡。在各大车企和各路资本竞逐电动车赛道、各地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吉利和贵阳携手深耕甲醇汽车领域,引发关注。
说到甲醇,其实并不神秘。最初,甲醇主要作为煤化工产品被使用。但在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甲醇成为性能优良的车用燃料被广泛应用。不可否认,电动车是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赛道,但也要看到,不管是从满足用户需求和复杂使用场景来看,还是从减碳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来看,我国仅靠纯电动汽车一种技术路线,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已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
新能源汽车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也不均衡,各有各的优劣。比如,纯电动车还存在续航里程、充电不便等难题;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存在节油率、部分地方上牌受限等难题;氢燃料电池还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价格太高等难题。作为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甲醇燃料特性优秀、适用范围广、来源广泛、污染少、生产制造技术成熟,再加上常温常压下呈现液态的特点,使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汽柴油输配送体系和加注站资源实现供给。因此,因地制宜推广甲醇汽车,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多元化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更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也正是看到了甲醇汽车的战略意义,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开启了甲醇汽车的应用推广。从2013年起,工信部牵头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份,共10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据报道,截至目前,贵州省已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甲醇汽车1.7万辆,全省投入运营甲醇燃料加注站超过60座,年消耗甲醇约25万吨,替代汽油约15万吨。其中,贵阳甲醇出租车投运量居全球第一,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加注站数量全国第一。贵阳已成为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市场化推广最成功、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的城市,并由此形成了以出租车为末端的甲醇经济产业链,被业内称为甲醇汽车的贵阳模式。
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甲醇汽车之所以在贵阳推广更成功,有人总结了不少经验。比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标准先行、政府重视并善于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度高等。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贵阳经验还在于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建立了完善的甲醇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和甲醇燃料输配送供应保障体系,出台了包括出租车在内的一系列鼓励措施,逐步形成了保障甲醇汽车运行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从而激活了各方参与者的活力。
当然,肯定贵阳经验并不等于我国甲醇汽车推广没有不足之处。实际上,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相比,在一些地方甲醇汽车推广速度和力度明显不够,与人们的预期目标相差还较远。更耐人寻味的是,目前已经有甲醇汽车投放至市场的车企也不多,甲醇汽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试点城市的“区域性车辆”,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反思原因,固然与推广城市需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有关,更大阻力则来自我们对甲醇及甲醇汽车的认知。要看到,时至今日甲醇汽车还不属于新能源汽车。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有必要将甲醇作为新兴能源纳入国家能源体系,通过对甲醇燃料的定义、生产制造供应、消费应用监督管理、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明确分工定位,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体系管理,享受诸如牌照、行驶以及税费方面的优惠待遇。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有一种“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认为,能源的安全稳定、价格低廉和清洁低碳三者很难兼得,但我们对于甲醇作为能源的重新认识,以及甲醇汽车在一些富有资源禀赋地区的更好推广,或许就是“不可能三角”的突破口。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