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大宗商品市场展望》:疫情将对能源市场产生持久影响

2020-11-13   来源:润滑油情报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世界银行发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重点分析了疫情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及未来走势。
\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重点分析了疫情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及未来走势。报告指出,国际油价在疫情早期阶段急剧下跌,目前仅部分恢复到疫情前的价格水平;而金属价格下跌则较为缓和,目前已回到了震荡前水平。疫情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多数商品在疫情后价格上回升,有望在2021年取得温和增长,但对能源市场可能产生持久影响。政策制定者需要寻求解决方案,以使经济能够平稳发展适应新的常态。报告关键要点如下:
 
一、能源市场走势及展望
 
2020年第三季度,油价反弹推动能源价格上涨了三分之一,部分扭转了前一季度能源需求急剧下降导致的局面。预计2021年全球石油均价为44美元/桶,高于2020年41美元/桶的预估价格。天然气价格预计将在2021年上涨,而煤炭价格将大致持平。
 
(1)石油
 
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运输部门需求减少。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原油消费同比下降16%。2020年第三季度,原油价格平均上涨了近40%,但仍比疫情前水平低30%左右,均价为42美元/桶(如图1A所示)。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对北半球第二波疫情的担忧加剧,价格有所下降。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均价为41美元/桶,2021年价格将略升至44美元/桶,仍远低于2019年水平(61美元/桶)。4月石油消费下降主要集中在运输燃料部门,特别是航空燃料,并且由于航空旅行急剧减少,航空燃料消费的疲软状态预计将持续更久。柴油消费虽下降了近四分之一,但复苏势头相对强劲,预计2020年底将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石油消费略有下降,但随着经济活动向好和库存增加,石油消费已有所回升,第二季度的消费量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中国石油消费将继续增长,9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近18%。中国以外地区,随着封控措施的解除,石油消费已开始恢复,预计2020年全年需求将比2019年低8%,并在2021年将恢复为约增长6%,但仍比疫情前的预测趋势低5%。
 
今年5月全球石油产量暴跌12%。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及非欧佩克组织的大幅减产,导致今年5月全球产量急剧下降,从1亿桶/天降至8800万桶/天(如图1B所示),美国和加拿大原油产量下降了1/5。虽然预计2021年非欧佩克组织石油产量将增加,但美国产量将进一步下降,主要是由于美国新增产项目不足以弥补成熟油田的减产和页岩油井的迅速枯竭。
 
受疫情影响,2020年石油相关投资预计至少下降20%。美国钻井平台数量在8月份暴跌7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此外,美国页岩公司统计,在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超过每桶50美元或比目前水平高出10美元之前,新页岩油项目不会大幅增加。
 
(2)天然气与煤炭
 
天然气价格在2020年上半年逐步下降,第三季度开始回升。全球疫情肆虐和经济衰退导致对天然气需求的下降,但其影响远小于对石油的影响,因为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是发电、工业和住宅/商业供暖,而不是运输。随着价格跌至前所未有的低点,大多数天然气生产商削减了产量。由于天然气需求有所回升,2020年第三季度天然气价格略有上涨(如图2A所示),但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2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比2019年下降3%,天然气需求疲软也降低了2020年液化天然气贸易量。
 
煤炭价格经历2020年第二季度下跌超过20%之后在第三季度趋稳,与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鲜明对比(如图2B所示)。疫情加速了煤炭消费下降的趋势,有利于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而低天然气价格加速了煤改气的进行。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主要产油国煤炭产量都在减少,美国煤炭在能源消费占比在2020年首次降至比可再生能源占比要低。尽管需求不断增长、产量持平,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煤炭消费国自5月以来实施了严格的进口限制。预计2020年煤炭需求将下降7%,与石油需求降幅相似。
 
2021年天然气价格预计强势反弹,而煤炭价格维持稳定。天然气价格在2020年大幅下跌之后,预计将在2021年强劲反弹。随着全球经济活动的加强,强劲需求推动着天然气市场复苏,预计产量将逐渐增加。相比之下,煤炭价格将稳定在目前水平。煤炭市场发展将继续面临煤改气影响,但明年天然气价格上涨可能会增加其相对竞争力。与石油类似,煤炭和天然气面临的一个关键风险是疫情持续时间,尽管其相较于石油受到封控措施的影响稍小。在中短期内,各国政府齐心协力实施“绿色复苏”一揽子计划,可能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的发展。过去十年里,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各国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投资。许多国家已宣布了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根据“绿色协议”,欧盟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而中国则设定了2060年完成此目标。今年经合组织更倾向于支持绿色能源复苏。
 
二、金属与矿产市场走势及展望
 
世界银行的金属和矿产价格指数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涨了19.5%,抵消了上半年的损失。尽管价格在9月和10月初有所平缓,但净涨幅可观,尤其是铜和铁矿石,本季度初超过了2019年的高点。金属价格预计在2020年下降1%,2021年将上升2%。
 
(1)铝
 
铝价在连续8个季度下跌后,第三季度上涨了14%,并在10月中旬攀升至疫情前水平。8月份,中国原铝进口量同比增长了8倍,为10多年来最大月度增幅。美国的铝需求也有所上升。全球汽车销售也逐渐恢复。在供应方面,由于生产商投入成本(氧化铝和燃料价格)相对较低,以及新产能陆续上线,中国铝产量增加。预计2020年铝价将下降7.5%,2021年将上升1%左右。
 
(2)铜
 
铜价在第三季度跃升22%,为200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季度增幅,远高于疫情之前水平。中国需求强劲、进口激增,加上政府战略储备,导致价格上涨。疫情导致的供应中断也推高了价格。未来几年,随着主要铜生产国智利、刚果、印度尼西亚、蒙古、巴拿马和秘鲁的大型新项目或扩建项目上线,铜市场的供应紧张状况预计将有所缓解。预计铜价将在2021年上涨4%。
 
(3)铁
 
铁矿石价格继前两个季度小幅上涨后,第三季度涨幅超过25%。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钢铁生产的强劲需求和供应中断,中国占海运铁矿石贸易的三分之二。在市场经济复苏的同时,短期内巴西的供应量不太可能大幅增长。预计今年铁矿石价格将比2019年平均水平高出7%。到2021年,随着巴西供应量逐渐恢复,预计价格将下降2%。
 
(4)铅
 
第三季度,全球铅价格上涨了12%,但仍比疫情前水平低8%左右。铅需求中4/5来自铅酸电池,9月份中国轻型和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2.8%,连续第六个月增长,而第三季度欧元区汽车登记量较上一季度增长53%。预计铅价将在2020年下降9%,2021年则将增长约2%。
 
(5)镍
 
第三季度镍价格继续上涨,涨幅接近17%。受中国不锈钢行业强劲需求和对镍生产短缺的担忧刺激,镍消费量不断上升,价格持续走高。预计镍价格将在2020年下降3%,2021年将上涨约2%。
 
(6)锡
 
锡价格在经历连续五个季度的下跌后,今年第三季度涨幅超过12%。占锡消费量约一半的电子行业具有一定的弹性,部分原因是随着人们居家办公,对家用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此外,中国一直在为其电子行业储备金属。预计2020年锡价将下降9%以上,而在2021年将上涨约1%。
 
(7)锌
 
锌价在第三季度上涨了19%,抵消了上半年的巨大损失。预计2020年锌价平均下降约14%,但2021年将上涨4.5%。
 
三、贵金属市场走势及展望
 
世界银行的贵金属指数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涨了16.5%。价格的飙升体现出避险资产外逃、疫情期间不确定性加剧以及主要央行继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的超低利率,美元走弱和供应中断也支撑了贵金属价格。预计2020年贵金属价格平均上涨27%,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到2021年将下降约4%。价格上行风险来自全球经济复苏慢于预期,如第二波疫情爆发或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而下行风险主要来自美元复苏。
 
(1)黄金
 
黄金价格连续第八个季度上涨,2020年第三季度上涨约12%,8月6日达到每盎司2067美元的历史高点。2020年第二季度,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需求同比增长三倍多,而珠宝需求和官方部门购买量则下降了约一半。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预计2020年价格平均上涨27.5%,2021年基本保持稳定。
 
(2)白银
 
银价在2020年第三季度跃升50%,8月31日突破每盎司28美元,创七年来新高。9月份,黄金与白银的比率从3月份的125英镑的历史高点下降至75英镑,但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预计2020年价格平均上涨近30%,2021年将下降14%。
 
(3)铂
 
得益于贵金属的避险功能,铂金价格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涨了15%。预计2020年其价格将小幅上涨,到2021年基本保持稳定。
 
四、疫情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性冲击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导致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衰退,远超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疫情也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2020年1-4月,能源价格下降近60%,而金属价格下降15%。需求冲击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商品价格变动分为短期和永久两部分,短期冲击包括三个部分:短期波动(一般在不到两年内消除);2-8年传统商业周期,通常与经济活动有关;8-20年中期周期,往往与投资活动有关;永久冲击影响周期一般超过20年。在所有大宗商品中,永久性和暂时性冲击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当,分别为47%和53%。暂时性冲击中,中期周期波动占32%、商业周期波动占17%,短期波动仅占4%。
 
自1970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经历了三个中期周期,原油和天然气除外(两个中期周期)。永久性冲击的演变在不同大宗商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能源商品价格,永久性冲击呈上升趋势,可能体现出资源的枯竭;而金属价格长期变动基本上是无趋势的,这可能反映了技术创新和资源枯竭的博弈。商业周期冲击对贱金属影响最大,反映出其在高周期性行业中的大量使用。对于石油价格而言,新冠疫情造成了一系列暂时性的冲击。
 
冲击的异质性体现出政策灵活性,特别是在商品出口国。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帮助缓冲暂时性冲击的影响。依赖高度“周期性”商品出口的国家可在经济繁荣时期建立财政缓冲,并在萧条时期用于支持经济活动。相比之下,对于那些严重依赖商品出口的国家来说,长期受到冲击,可能需要结构性政策来促进对新经济环境的调整。
将本文分享到:
关键词:能源疫情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通行证: 密 码: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