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最新世界品牌500强榜单近日发布,中国入选的品牌共有36个,其中入围百强的品牌有国家电网、工商银行、腾讯、CCTV、海尔、中国移动、华为、联想等。一起来看具体名单吧!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16年度(第十三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日前在美国纽约揭晓。苹果(Apple)重返第一宝座,谷歌(Google)退居第二,亚马逊(Amazon)继续保持季军的位置。中国入选的品牌共有36个,其中入围百强的品牌有国家电网、工商银行、腾讯、CCTV、海尔、中国移动、华为、联想等。
从地域看,此次入选国家共计28个。其中,美国占据500强中的227席,继续保持明显领先优势;英国、法国均以41个品牌入选,并列第二;日本、中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分别有37个、36个、26个、19个和17个品牌入选,位列第三阵营。
比较连续几年的榜单可以发现,在500家入围企业中,“老字号”依旧占据了绝对优势。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500家入围企业的平均年龄高达93.71岁,百岁以上的企业更是多达206个。尽管这一数据较2015年的100.71岁略有下降,但“老人家”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具体到中国企业,茅台以417年“高龄”拔得头筹,但除此以外,在中国入围的36家企业中,只有113岁的青岛啤酒和104岁的中国银行跨越百年。
提到世界500强的排名,我们就不得不关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这个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被誉为“终极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从《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也许我们能看到中国经济真相!(发布于2016年7月20日 )
2016年《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再度增长至110家,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并将拥有52家上榜企业的第三名日本,远远甩在了身后。如果拉长时间轴线,可以显著看到的是,大约从2008年起,中国进入了世界500强追赶的狂飙突进阶段,2011年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越了日本,并且差距在逐渐拉大,现在的中国,更多在向美国看齐。
剖析这个巨大成就背后,事实的另一面是,相比于美国和日本,中国500强过于集中在基础性行业,包括能源、基建、金融等,在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下,垄断型央企是中国角逐世界500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2016年世界500强65家亏损最严重的企业中,中国占据了21席,大多为资源型企业;此外,7家资源型企业今年退出榜单,10家排名大幅跌落。
“500强”军团是中国经济整体的一个缩影,资源企业的陷落、大型金融机构面临收益拐点、企业从“量”转向“质”的艰难诉求……可以预见的2017年,以上问题仍然等待突围。
一、去掉银行,中国500强平均盈利远低于美国
解读
中国的500强企业总营收也在2008年后出现了数倍的增长,2016年美国上榜企业134家,中国(含台湾、香港)达到110家,差距急剧缩小,但相比于美国而言,平均利润相差约40%。
解读
选取的总样本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103家上榜企业,其中10家是银行,其总利润占据103家总利润的55%。除去银行的剩下93家企业,平均利润仅有15.9亿美元,相比全球上榜500强的平均利润29.6亿美元低了46%。
解读
2016年世界500强最赚钱的50家公司榜单中,中美几乎瓜分了大半,其中,美国独占23家,包括苹果、摩根大通、伯克希尔-哈撒韦、富国银行、Gilead Sciences、威瑞森电信、花旗集团、Alphabet、埃克森美孚、美国银行、强生、沃尔玛、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微软、英特尔、房利美、甲骨文、通用汽车、思科、华特迪士尼、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康卡斯特电信;中国内地有11家,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国银行、交行、国家电网、中国移动、招行、中国平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TMT领域,而中国最赚钱的企业则大半是银行。
解读
最赚钱的10家公司,5家来自美国,4家来自中国,毫无意外,中国的4家正是工农中建国有四大银行。
二、中国资源类企业为全球500强亏损重灾区
解读
2015年亏损公司前50名中,中国占了14席;2016年亏损公司前65名中,中国占了21席。亏损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化工钢铁等领域,其中,6家金属行业企业,包括有色金属和钢铁企业,共计亏损21亿美元。
解读
对比2015年,有几家公司的排名降幅较大,其中中国航空油料排名从去年的321名降至484名。此外,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钢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开滦集团、台塑石化股份、晋能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退出了500强榜单。退出的和排名降幅大的几乎均为资源型企业。在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连连下跌和自身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这类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三、结构升级诊断:中美仍有巨大鸿沟
解读
中国的资源类企业、基建地产、银行等所占比重最大,这些领域中大多数是享受诸多行政垄断福利的国企;而美国则在生物医药、TMT和服务业拥有明显的优势。
两国的上榜制造企业数量相同,其中,中国有6家为汽车制造企业,共盈利114亿美元,而美国仅通用和福特利润就已达到171亿美元,这也某种程度反映出,在整合与影响全球价值链能力的维度上,中国还远在美国之后。
解读
排名增长最快的公司中,美国的Gilead Sciences位列第二。2014年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尚未进入世界500强榜单,2015年排第478名,2016年则上升至316名。
值得注意的是,Gilead Sciences的利润率高达55.5%。前述榜单也显示,此类以研发驱动为主的生物医药公司是美国500强的主要贡献力量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排名增长最快公司中粮集团,则是一家主营业务包括食品生产、地产开发等在内的“传统型企业”。
解读
除去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美中两国的利润率排名中,位列第一的分别是Gilead Sciences公司和恒大集团,美国的甲骨文、苹果、Alphabet、高通、英特尔等科技公司的利润率均超过了20%;Gilead Sciences、安进、强生、辉瑞制药等医药健康类公司也占据了较多高利润率公司的席位。而中国的非金融机构利润率排名最靠前的是恒大集团,其次是万科。
解读
苹果和华为无疑是美、中两国最耀眼的科技企业明星,两家公司均在过去一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两国各自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最赚钱的科技公司,但相比之下,无论从营收、利润还是利润率的角度来看,华为目前仍落后了一大截,但在研发投入上,华为在2015年超过了苹果。
解读
研发投入某种程度上是科技类公司抢占未来高地的一项先行指标。2015年,美国的科技企业中,英特尔位居研发投入第一,进入“无人区”的华为在这一项上已经追到了前列,与英特尔的差距并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可与英特尔一起归属于研发投入“第一梯队”,相比之下,华为在中国的表现却有些“一枝独秀”。
四、中国大公司竞争力排行榜
解读
在上榜企业中,去掉净利润亏损的,去掉今年在500强中的排名低于去年的,再去掉盈利模式上有优势的金融公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在实体经济领域最高质量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这10家企业,广泛的分布在能源、石化、通信、汽车、运输、基建、房地产以及其他综合领域,集中的体现了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解读
中国内地有16家金融机构进入世界500强,其中以银行为主要代表,而与美国银行业最赚钱的富国银行相比,中国金融企业的盈利指标仍显露出一定优势,这种优势能否在利率市场之后继续保持?
五、展望2017世界500强:腾讯阿里敲门?
解读
京东于今年进入世界500强,目前国内互联网巨头BAT三家均未进入500强,但正在逐步接近。此外,中国数家电子制造、家电行业的公司也在世界500强的门口徘徊。美的集团在今年冲入了500强榜单,而格力电器曾在2014年创下225亿美元的营收,十分接近当年237.2亿美元的入围门槛。
未来10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17个新兴产业
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
1. 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
2. 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3. 虚拟现实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4. 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5. 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
6. 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7. 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8. 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9. 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0. 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11.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12.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
14. 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将挖掘投资机会。
15. 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NFL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16. 文化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17. 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