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济增速大猜想:破7成共识

2015-12-28   来源:润滑油情报 网友评论 0

摘要:2016年近在咫尺,对年度增速行业有诸多猜想,6.6%、6.7%甚至6.8%……其实这个经济增速具体是多少都不重要了......


    2016年近在咫尺,对年度增速行业有诸多猜想,6.6%、6.7%甚至6.8%……其实这个经济增速具体是多少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现实:截至12月24日,还没有一个研究机构对2016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做出高于7%的预测。

1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2016年《经济蓝皮书》。其中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6.6%~6.8%。

稍早前陆续披露的大型外资投行研究机构的预测甚至比这个数字更低,普遍集中在6.3%~6.5%的区间内。

“我们预测2016年中国的增速在6.5%,很大程度上这个预测是出于对政府经济改革的信心判断。”经济学人智库亚洲区经济学家任韬(Tom Rafferty)表示。

“破7”成共识 前景判断有不同

在已经披露研究报告的机构中,花旗集团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6.3%,而“实质的”经济增长数字约在4%至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增加、制造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投资疲弱拖累。

高盛集团对2016年的增长预期为6.4%。在报告中,该研究机构预计:增长将继续“曲折减速”。产能过剩和债务积累等结构性问题将令内需承压,同时对外部门似乎也会表现脆弱。

对2016年经济增长前景较为悲观的是野村证券。他们对中国GDP增长的预计2016年为5.82%,2017年将下降至5.6%。与之对比,国内智库和研究机构的判断集体上略为乐观。

除了上述《经济蓝皮书》预测增速为6.6%之外,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2015-2016)发布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较2014年下滑0.4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GDP实际增速为6.6% 。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12月7日发布的报告中认为,预计中国2016年GDP增长在6.8%左右;民生证券则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6.6%~6.8%的区间内。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16年我国GDP将增长6.5%以上,CPI将上涨1.5%左右。

如果以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十三五”完成两个“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平均增速需达到6.5%作为基准,不能看出,在对于2016年的经济走势中“国内派”和“国际派”站成了“看多”和“看空”两派。

梳理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深度下滑和风险集中释放期后,经济内生动力的缺乏限制了部分预测机构对于增长前景的想象空间。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分别同比增长7.0%、7.0%和6.9%,季调环比分别增长1.3%、1.8%和1.8%,其中三季度增速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首次跌破7%。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下行的压力最为显著。前三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其中工业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减缓2个百分点。以反映实体经济的克强指数为例: 1~10月克强指数累计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下降1%,铁路货量累计同比下降11.9%。

而其中关于投资前景和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判断则形成了机构对未来经济走势判断的主要分歧来源。

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较去年同期放缓了5.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1.3%,较去年同期放缓了10.6个百分点,当月增速甚至出现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制造业投资1~11月同比增长8.4%,较去年同期放缓5.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1~11份同比增长11.0%,较去年同期放缓6.1个百分点;即便是增长较快的基础设施投资,1~11月同比增长18.0%,也较去年同期放缓2.8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遭遇“硬着陆”,但因为非一二线城市地产业去库存压力仍旧较大,可能拖累到上游产业,房地产投资可能将在未来两年内转为负增长。”野村证券研究团队表示。

对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做出6.7%预测的民生银行研究部负责人则表示,随着未来居民消费由传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向对美丽环境、文化娱乐、高等教育的高端需求升级,蕴含着巨大的需求增长潜力。同时,针对这些新需求的有效供给则需要鼓励“聪明投资”,把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结构性导向与“让市场充分起作用”的配置机制和多元化主体合作制约下的审慎务实结合起来。他们预计2016年全年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将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9.5%。

“在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端,我们看到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0%,比6月下降0.35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下降1.08个百分点。而11月民新指数制造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下降至49.3%,非制造业下降至49.5%,均低于50%荣枯线,反映微观层面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已开始降低。”上述民生银行研究部负责人表示。

新动力生成关键是落实

尽管集体看低2016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艰难复苏的阶段,但在研究机构对于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中,依然认为这种结构性的下行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萧条式下滑有明显的区别。

“过去几年是住和行为主导的一种需求。但是随着城镇居民户均住房和汽车拥有数量的增加,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也在发生变化。2000~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年均24%,今年1~10月是2%,投资明显在放缓。汽车业过去年均增长17.9%,今年1~10月是-0.3%,与市场需求是有关联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是这种供给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这种供给与消费的错位在逐步地调整和重构中。

证据之一就是尽管经济增速连续多个季度出现下滑,但是一批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正在逐渐形成。

在12月20日举行的“2015中国债券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用更普遍的数据阐释了市场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做着调整。

“第二产业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工业增速的回落:一季度6.1%,二季度6.0%,三季度是5.8%;从结构上看,传统采矿业、电力、燃气、水增长比较高,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194.5%;智能手机增长19.8%,智能电视增长46.5%,增速远超传统产品。”他表示,只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制造业投资,这三大领域投资占整个投资的70%左右,受制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月回落,到11月份只有11.3%。所以整体上拉低了投资的作用。

相比转型升级相关的投资在逐步升温,需求侧的转型升级步伐更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10.8个百分点。

服务业细分来看,与传统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增长相对较慢,金融与其他服务业增速较快。三季度金融业同比增长16.1%,约拉动GDP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9.5%,较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拉动GDP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超过金融业。其他服务业主要包含科研咨询、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均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对此,民生银行研究部负责人表示:“尤其从供给侧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新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发展。未来‘双创’将重点服务于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领域。”

不难看到,尽管有新的动力生成,但经济增长在“三期叠加”的压力下,GDP增速连续11个季度呈下行,依然显示了既有经济结构的发展惯性。这也使得研究机构普遍预测 ,2016年政府将推出更多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来支持改革进程。

其中,据BI Economics计算,现有债务的偿还成本已经相当于GDP的30%。鉴于现有贷款成本已然处于较高水平,很可能意味着进一步降息以允许以更低的成本再融资。摩根大通认为很可能在第二季度迎来一次降息。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丁爽则表示,预计中国央行将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维持充足的流动性,以免债务成本上升。积极性的财政政策会承担更主要的任务,尤其近期决策层更倾向于利用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来支撑GDP增长,达到至少增长6.5%的目标。渣打银行预计2016年预算赤字率可能突破3%,2016年政府性基金也可能出现赤字。

在常规政策工具应用的同时,决策层正试图建立的“改革开放创新+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整模型根本核心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改善生态、民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受访人士看来,积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促进制度供给;放开价格管制,为市场和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价格信号;加快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优化平等竞争的法律环境,完善企业破产退出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市场调节功能将是新动能得以持续发生的关键。

\

将本文分享到:
关键词:增速共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通行证: 密 码: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