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上油气开发尤其是深海资源开发,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目前,全球深水投资占海上总投资的1/3;深水项目占全球海上项目的1/4;在全球排名前50的超大项目中,3/4是深水项目。近5年来,全球重大油气发现中的70%来自水深超过1000米的水域。当前,深水油气产量大约占海上油气总产量的30%。
随着深海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显现,国际大型钻井承包商紧跟市场变化,纷纷对公司投资和装备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Transocean、Noble及Seadrill等公司逐渐剥离或出售老旧低端钻井装备,仅保留部分高端浅水装备,并积极进军高端深水装备领域,全球海上钻井行业正经历史上最大的建造高峰与报废拆解高峰,也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行业整合与行业分化。
全球海上钻井行业发展情况综述
● 过去10年全球海上钻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的不断增加,2005-2014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收入规模扩大2.6倍,平均年复合增长率11%。2014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总收入达到438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其中海上钻井收入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
2014年海上钻井业务占整个油服行业收入的14%,是整个油田服务市场中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
● 全球各类在役及在建钻井船累计总量将突破千艘
随着上一轮周期油价高企,全球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不断加大,钻井装备数量增长迅猛。截至2014年底,全球投产的钻井平台总数836座,其中,自升式平台533座,半潜式平台190座,深水钻井船113艘,占比分别为63%、23%和14%。
预计到2020年,全球全部出厂平台总数量将达到1056座,其中,自升式平台673座,半潜式平台220座,深水钻井船172艘。
● 浅水常规平台和深水高端平台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
目前,在役及在建的钻井平台地区分布差异明显。超过40%的自升式平台分布在中东和亚太等以浅水资源为主的地区,其中中东地区166座,亚太地区110座。
中深水半潜式平台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海域及远东地区,其中欧洲46座,美洲海域41座,远东地区34座。2/3的超深水钻井船分布于美洲海域、墨西哥湾、西非和远东地区,其中美洲海域48艘,墨西哥湾38艘,西非29艘。
● 钻井业正历经第二次投产高峰,新增装备中高端装备比重大
纵观整个钻井行业发展史,自1958年第一座海上钻井平台问世以来,海上钻井业经历了两次建造高峰期。
首次建造高峰期发生在1979-1984年,这期间共计有259座钻井平台投产,其中有212座自升式平台、41座半潜式平台和6艘深水钻井船,建造的平台以适用于浅水作业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主,数量占该期间建造量的八成以上,其余二成基本是中深水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超深水平台建造数量甚少。
自2008年起全球钻井业步入第二个投产高峰期,预计持续到2017年结束。这期间共计有524座钻井平台投产,其中有312座自升式平台、85座半潜式平台和127艘深水钻井船,浅水常规市场供应日趋饱和,深水高端装备具备增长潜力,建造数量占比超过40%。2015年建造投产数据达到峰值,预计全年共94座钻井平台投产,由于当前油价处于低位,钻井平台大量投产势必对使用率和日费造成较大压力,短期内海上钻井平台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 钻井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加速老旧平台报废拆解
截至2014年底,全球在役自升式平台的平均船龄是22.3年,约一半的自升式平台服役年限超过25年,根据钻井平台报废年限为35年的设计规定,2020年将有大批自升式平台陆续报废。在役的深水钻井船的平均船龄是10.1年,六成以上的深水钻井船是近5年新出厂的装备。
可以看出,近年来新出厂或即将出厂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可能陆续报废的老旧装备,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速度已经明显放缓,甚至许多国际大型钻井承包商已经基本舍弃半潜式平台的建造,而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建造作业适应性更广阔的深水钻井船。
按照海上钻井平台设计使用寿命35年的行业标准推断,2020年前将报废或拆解自升式平台数288座,半潜式平台数88座,深水钻井船数17艘。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全球钻井市场将经历史上最大一次拆解潮。
据此推算,到2020年,全球在役钻井平台总数约为672座,其中自升式平台385座,半潜式平台132座,深水钻井船155艘,占比分别为57%、20%和23%。从全球海上钻井平台结构的颠覆性调整可以看出,全球勘探开发向深水转移的趋势明显,中深水装备已逼近装备总量的一半,超深水装备将占据海上钻井装备总量的近1/4。
● 近期低油价使得深水钻井市场暂时受挫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油价下跌给全球钻井市场的潜在复苏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石油公司纷纷推迟勘探方面的投资,目前很难断言钻井市场何时才能全面复苏。在此背景下,钻井船使用率出现明显波动。IHS的数据显示,受油价下跌影响,一向表现平稳的深水钻井船平均使用率迅速下降。
2015年6月,深水船平均使用率为81.7%,同比下降17.5%;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为76.4%,同比下降7.7%;自升式平台使用率为76.3%,同比下降12.6%。
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深水钻井船平均使用率都有所下降,但是从长期看海上深水开发仍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全球主要海上钻井公司整合加剧,浅水与中深水的分化序幕启动
Transocean公司先兼并再分拆,形成低端及中高端两个公司,瑞士Transocean公司继2007年11月斥资170亿美元兼并美GlobalSantaFe公司之后,2011年10月又斥资14.3亿美元兼并挪威Aker钻井公司,2012年9月将37艘标准自升式平台和1艘驳船打包出售给刚组建的Shelf Drilling公司。
Shelf Drilling公司由Castle Harlan、CHAMP和Lime Rock Partners等三家私募基金公司投资成立,总部设在迪拜,专注于浅水钻井市场,拥有3500名来自原Transocean公司的员工,主力市场分布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如果说Transocean的此次出售资产是为了缓解2010年4月墨西哥湾漏油事故造成的经营危机,那么,2014年全球另一家重量级海上钻井公司美国Noble公司的拆分,则预示着海上钻井行业浅水常规与深水高端之间的分化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2Noble公司分拆成低端和高端两个公司2014年4月,Noble公司宣布按照钻井深浅标准规范将公司分拆成两个独立的业务高度集中的公司。
Noble公司将继续拥有并经营高规格的钻井装备,将业务集中于深水和超深水钻井船,以及恶劣环境作业的高规格半潜式钻井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
另一家新成立的海洋钻井公司将按照较低的钻井标准规范拥有和运营船队,包括5艘钻井船、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4座自升式钻井平台、2艘支持船和1艘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
Noble的总裁David W. Williams表示:“分拆两个公司的目的促进我们整体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高规格和深海钻井公司将继续订造新船,通过执行扩张策略增强船队实力。通过拆分业务,两个公司将能更好地针对船队找到各自的特定市场,提升船队的整体价值。”3Seadrill公司逐步向旗下的Seadrill Partners公司注入高端资产Seadrill公司成立伊始,就明确了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发展深水钻井业务。通过兴建深水钻井装置,在以往少有人涉足的深水领域站稳脚跟。
此后,通过不断的优化重组,剥离低端业务和非主营业务,进一步加强深水业务力量。具体措施包括放弃FPSO业务、转让低端的钻井辅助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以及收购高端钻井装置等。
2015年6月17日,Seadrill公司发布公告,将把第六代深水钻井船West Polaris出售给其控股公司Seadrill Partners LLC。West Polaris目前在安哥拉为埃克森美孚提供作业服务,平均作业日费超过45万美元,合同期到2018年3月,对West Polaris的资产划拨出售似乎也预示着Seadrill公司浅水业务与深水业务分离序幕的拉开。
全球海上钻井行业分化整合动因分析
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点的转移,引领海上钻井业逐步走向深海海洋是全球油气资源的重点接替区之一,深水将成为未来海上油气开发的主战场。
预计2020年全球油气产量比2015年增加10%,这些增加的产量将主要来自巴西、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等深海地区的石油和浅海区域的天然气资源。
相对于海上油气产量,未来陆上油气产量将保持温和增长,2015-2020年产量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5%,累计增长8.0%。同期,浅水区域油气产量增长平稳,产量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2.0%,累计增长10.4%;深水区油气产量增长迅速,产量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7.7%,累计增长44.8%。
深水投资回报率高,促使国际大型钻井承包商纷纷将目光转向深海随着陆地和浅水资源开发技术的成熟,以及开采难度的加大,这些区域利润空间逐渐降低,具备区域开发规模的深水市场将成为未来20~30年全球油气开发的主攻方向。深水项目往往在初始阶段投资额较高,开发周期较长,但后期产量普遍较高,规模效益凸显,内部收益率高,后续追加投资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国际上大型石油公司青睐深水项目,因此,多年来深水钻井船始终保持较高的使用率,拥有深水钻井船的高端钻井承包商持有稳定的现金流,深水钻井船的日费水平通常是自升式平台的3~4倍,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2015年6月,深水钻井船平均日费为49.7万美元,半潜式平台为40.1万美元,自升式平台为14.4万美元。
深水油气项目受外部因素影响小,投资保持相对稳定2014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跌以来,全球深水油气项目所受影响不大,勘探开发保持稳定。
根据深水油气业务在历次油价波动中的表现,多家分析机构的分析结果是油价保持在60美元/桶的水平时,对深水项目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深水油气业务发展依然具有较好的前景。
在2015年的投资中,许多国际大石油公司在降低总投资的同时,却增加了对深水的投资,例如,雪佛龙2015年缩减了13%的总投资,但深水投资依然维持在35亿美元。
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对钻井承包商的准入门槛高,普通承包商无竞标资格高端作业者诸如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公司对服务于他们的钻井承包商的设备及技术考量标准设有很高的门槛,并逐步提高,只有那些拥有深水高端装备和开发技术的承包商才能够获得竞标资格,而普通承包商难以进入深水高端开发项目。只有这类高端作业者才敢于在各区域尝试深水和恶劣环境的勘探开发,因此在这些区域的竞争程度相对有限。
结语
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热点逐步向“天然气、深海、环北极”等新领域转移,目前全球油气资源的分布除第一大油气聚集区中东波斯湾(平均水深150米)外,其余排在前几位的油气富集区均以深水资源为主,浅水市场开发潜力基本饱和。
虽然目前低油价条件下,高端市场暂时受挫,但从长期看,未来20年深水市场是主攻方向。具备战略前瞻性视野的国际钻井承包商,都在及时调整装备结构,抢占市场先机,逐渐剥离日近饱和的浅水钻井装备,将主要资源和资本投资转向深水高端装备,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需求将增加,防喷器升级换代将适应满足更加苛刻的安全法规、恶劣海况、高温高压作业需求,加快推进海洋工程装备走向深海。
同时,钻井承包商不断提升自身运营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基础上,调整发展策略,选准优质客户,满足客户需求,史上最大的钻井行业分化与结构调整预计在2025年前完成。因此,做好战略转型与价值转移,多方式积极布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是中国能源公司和钻井公司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全球勘探开发的大背景下,中国钻井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拓展深海油气领域,调整优化装备资产结构,培育储备高端技术人才,将成为钻井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海上钻井公司应审时度势,根据全球钻井行业新趋势新格局,制定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为未来的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