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滑,这5类产业仍有大量投资机会

2015-07-22 作者:润滑油情报|   来源:润滑油情报 网友评论 0

摘要:经济速度的下滑不能说没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我们当前虽然面临增速下降的严峻形势,但中国From EMKT.com.cn现在五类产业仍有大量投资机会...


    经济速度的下滑不能说没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我们当前虽然面临增速下降的严峻形势,但中国From EMKT.com.cn现在五类产业仍有大量投资机会。  

经济速度的下滑不能说没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我们当前虽然面临增速下降的严峻形势,但中国现在五类产业仍有大量投资机会。  

技术追赶型:利用后发优势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是7500美元,德国是40000美元,德国能有那么高的人均GDP,就因为他们的技术和产业附加价值比我们高。中国正处于赶超阶段,在这个阶段,其实我们的投资机会非常多。比如说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到国外并购技术比我们先进的企业,不管是在德国、美国或者其他高收入国家。并购后引进他们的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技术和产品附加值。

国外并购的前提是有国外公司愿意被买过来,现在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因为中国面临新常态,经济相对疲软,但发达国家的经济比我们更疲软。现在发达国家就业形式不太好,失业率超过10%,即便没有公司愿意卖给你,也可以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雇佣当地非常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

再有,我们过去的招商引资很管用。发达国家那些技术含量、附加价值比我们高的,其实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把他们吸引到国内来生产。比如江苏太仓设立了一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专门吸收德国的中小企业到太仓来投资,2014年吸引了220家德国的中小企业,投资额达到20亿美元。  

技术领先型产业:仍要政府支持

中国也有不少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或者跟发达国家的企业差距不大。这种领先型的产业,最明显的是家电产业。福建有个生产汽车挡风玻璃的民营企业,现在是全世界第四大厂。

这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必须自己开发,他们的开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研究基础知识,产品是几篇论文。另一部分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基础科研不管在美国还是在欧洲,主要都是政府支持的。在国内也一样,福建这家企业的基础科研也是跟大学合作,申请科技部的项目。

而研发中心可以设在国内,也可以设在国外。设在国外可以更接近使用者,比如卫浴厨具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但不同的国家使用方式不一样,如果在中国做研发,就会按照中国市场的需要研发。

为进入当地的市场,除了设立研发中心,还需要有品牌认知度,中国的品牌在认知上,跟德国、日本还有差距。这种情况下可以并购国际上曾经在这个产业领先的行业品牌。

江苏一个做婴儿推车的牌子,产品跟国外差距不大,但在国外的售价却低很多,收购德国一家做婴儿推车比较有名的企业后,利润率一下子高出很多,这也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当然这些机会需要企业主动出击,也需要政府支持。比如基础科研方面,如果在国外设研发中心,或者购买品牌,面临人才、法律、隐私保护和金融等问题。 

退出型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退出型企业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已有品牌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皮鞋、服装、小家电。可以鼓励支持一小部分这样的企业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品牌、研发、设计。但企业首先必须有这种能力,政府也必须支持。比如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政府需要设立一些职业培训学校。

加工部分有一部分可以用机器人替代,但空间不大,因为用机器人替代成本比较高。所以这部分的产业可以学习日本进行产业转移。但转移出去有两个问题,早期第一批的像台资、港资企业,已转移到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但就像水缸里的水满了,往水杯里面流,水杯一下子也满了。这几年越南、柬埔寨、缅甸、孟加拉的工资水平比我们低,但增长的幅度不一定比我们慢。所以已经转移到这些国家的企业,顶多就是再待个三五年就必须再转移一次。

到底转移到什么地方比较好?我认为非洲更好,但到非洲去可以抱团出海,让中国政府跟当地政府沟通好,设立工业园区,为转移出去的企业创造第二春。这样可以帮我们将GDP(国内生产总值)变成GNP(国民生产总值),他们转移出去以后,附加值比较高的零部件、机器设备还可以从国内购买,这种情况有利于我们转型升级。

另一部分退出型企业,指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建筑投资行业。从国内的角度看是产能过剩,但它绝对不是旧的技术,这些行业的技术其实还非常先进。虽然在国内确实是产能富余,但在国际上却是短缺的,基础设施到处是瓶颈,所以应该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一方面把产品卖出去,另外一方面把生产基地搬过去,解决国内富余产能调整的问题。当然这些也需要解决人才、资金,还有法律保护等问题。  

弯道超车行业:大有市场

第四类是弯道超车的产业。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特征是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而且产品跟技术的研发周期特别短,几个月、半年就可以研发出来。比如雷军做手机只用了一年;微信红包是几个人花了两个星期设计出来的。这方面国内企业是有优势的,因为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另外,比如像手机硬件,国内的生产配套很齐全,只要研发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有些产业确实可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把这种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发挥出来,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一些支持,比如说孵化基地或者是金融的支持等。  

战略性行业:要靠中央政府投入

最后一类是战略性产业,其特性是资本投资特别大,研发周期特别长,但跟国防有关,如飞机、超级计算、核心芯片等。其实如果完全按照市场原则,企业是不愿意做的,这种产业就需要中央政府的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能不能做一些事?因为这些战略性的产业想要落地在什么地方,需要其他产业配套。那些与之配套的产业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增长。

这些核心的战略性产业有科研人员,他们怎么安家,落户,子女怎么教育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进行配套。把这些配套做好了,才能把战略性的产业吸引多这个地方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就像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中所说,我们的回旋空间非常大,而且我们有利的条件可以稳增长的措施很多,只要我们在认识上是正确的,不要受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左右,利用好我们现有的条件,保持7%的增长,在工作当中力争7%以上完全有可能(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林毅夫)

\ 


 




将本文分享到: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通行证: 密 码: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